Search


【職場中的默默耕耘,是不會有人知道的!】

一大早,協理表情嚴肅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職場中的默默耕耘,是不會有人知道的!】

一大早,協理表情嚴肅的走進來,放個背包後,就立刻把芯庭叫進辦公室了。

眼看芯庭辦公室門都還沒關上,協理就氣的直接開口大罵說「業主剛剛已經打給我了,你上禮拜不是說這星期三會給業主嗎?今天都已經星期五了,你還要讓業主等你多久?」芯庭急忙回說「但這星期三,我已經說下星期一會給她了」

此時,協理不能諒解的說「這次是產品設計圖延遲,上一次平面設計圖的畫風,也是拖了好一陣子,才使業主滿意。我聽說你每天都忙到10點左右,才離開公司,是都在忙辛酸的嗎?」

協理字字句句,毫不留情面的重傷芯庭。然而,芯庭則是選擇低著頭不發一語的默默承受。芯庭離開辦公室後,好姊妹曉涵急忙著詢問芯庭說「你有跟協理說,你忙不過來的事嗎?」芯庭含著淚的搖搖頭說「這不用說吧,她(協理)應該都知道。且假如說自己說忙不過來,好像顯得自己程度不夠一樣。」

其實,芯庭除了這位業主的產品設計圖,不定時還會被額外交辦的平面設計圖,最後還有定期配合廠商的型錄、表單等設計。當然,每天還需要花不少時間,與業主及廠商,以電話與Line的方式聯絡,確認圖稿是否有需再調整等內容。每個客戶的需求不同、喜好不同,有些甚至可能還會因心情不同,臨時變更草稿的情形,也是大有人在。但這些細節,與實際面臨到的狀況,協理真的都清楚明白嗎?或甚至芯庭默默的付出及努力,協理真的都有感受到嗎?

芯庭默默付出及努力的情況,在未來八個月的時間,還是都沒有試著去表達自己,雖然曉涵時不時在協理面前,替芯庭抱屈,但可能也因芯庭也沒有特別去替自己說更多,使得協理有時也因自己工作繁忙,對於曉涵的說法,也是抱著聽聽的心態。

就在有一天,芯庭,突然請了病假,接連一個禮拜都無法到公司上班。曉涵一問之下,才得知因長期作息不正常、再加上過度勞累,體抗力明顯下降,發燒及全身無力的狀況遲遲沒有改善,之後不久,芯庭也因希望暫時休息為由,離開了公司。然而,協理當然有表示關心之意,但內容中並沒有多提到這一年來,芯庭為了公司的努力及付出。這似乎對於芯庭的離開,就覺得真的只是芯庭身體不佳所離開的。有時候,我們並不是要去跟主管表現說,我們多做了些什麼。

但有時的主管因資訊不足,無法做判斷,覺得你都沒有盡心盡力努力時,你應該「適時」「適量」的說出「事實」給主管們知道。

①適時
每當完成工作中一個階段性任務,就必須選擇一個對的時間,傳達你目前的工作概況,以及實際上所面對到的情形。然而,這時間點,可以選擇主管眉開眼笑的時候跟他說;或選擇私底下輕鬆的時候(如在茶水間或者在外面用餐時間),盡量以非上班時間為佳。接著,表達方式以朋友平時聊天的口吻,當然職稱的稱呼與尊重仍是不可避免的,簡言之,就是不經意的與主管分享。

②適量
主管每天經手的業務可能很多,若你沒有條理的整理,就脫口而出,主管聽久了,反而會有反感的感覺。因此,需將你想傳達給他的訊息,具邏輯性化並精簡化後,再說出。每件工作內容,都有工作流程及步驟,或者事情處理時,的輕重緩急順序,這些皆是屬於邏輯化概念的一種。此外,精簡化方式,可以以條列式的方法,或者是選擇必須讓主管瞭解的內容作說明即可。

③事實
這裡的工作內容中的事實,絕對不是簡單的「回報進度」(如A專案,已經完成70%,預計再2個月能全部完成)而已,這樣的表達方式就是錯誤的。你必須將工作中,所面對的困難之處。可能是關於自己的困難,包括能力不足、在公司8小時間無法完成、自己業務量太多太雜等;也可能是關於工作本身,包括有時效性的專案、需要跨部門支援等。都需要實際的告知給主管知道,使主管能第一時間瞭解這件工作任務,實際狀況與困難程度;二來,當自己真的做不好時,也有個退路,因為你已經事先告知了;三來,若你真的能獨自克服困難,主管也才能感受到你的努力與付出。

最後,偶爾多去敲敲主管辦公室的門吧!試著「適時」「適量」的說出「事實」,讓他多瞭解你工作上所遇到的困難,同時,也才會真的感受到你是否真的有努力付出。

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

((如果以上文章你覺得還不錯,大方分享給你的朋友,或在下方標記你朋友吧~))

你/妳們的「按讚」「按追蹤」「分享」「Tag朋友」,都是我們持續寫出好文章的動力喔~快用行動支持我們吧!🙂🙂

【熱血people 兼職課程規劃助理招募中!!】
詳見:https://goo.gl/7pwkVo

(可方便觀看所有文章喔~)

圖片來源:Stocksnap

#新鮮人
#職場關係
#領導力
#自我提升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以人資經驗,寫實出暗黑棋盤,使陷於其中的新鮮人及求職者,都能從這看見一道屬於自己想要的曙光。 校園講座、出版社邀稿、職涯諮詢等,歡迎來信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